出發地 :
目的地 :
天數 :
全選 / 全不選
帳號 :
密碼 :
路線類型 :
探索海角一樂園,深度旅遊之遊程,透過媽宮.北環線的引領深度體驗澎湖之美,以漫步方式走進綿延不絕的菜宅欣賞富含歷史文化的建築聚落、氣勢磅礡的海蝕景觀,俯瞰島嶼西北側壯觀的柱壯玄武岩黝黑景致,讓遊客輕鬆的悠遊在這之間,感受一份感動驚豔的絢麗景致,深入了解這處澎湖海上的世外桃源! 行駛路線,涵蓋澎湖本島、白沙、西嶼各主要景點,包括國際觀光魅力據點「媽宮文化城」、生活博物館、跨海大橋、通梁古榕、小門地質公園、二崁聚落、大菓葉玄武岩柱、西嶼西臺、餌砲、漁翁島燈塔等。
媽宮‧北環線一日券NT$350
1.線上購票:易遊網、台灣好行媽宮北環線官網(http://huttlebus.penghu.gov.tw/)
2.澎湖在地購票:請直接至澎湖當地旅行社、店家購票及取票(佳期旅行社、典醬家精食館)
3.超商購票: 7-11、全家、萊爾富、ok便利商店
※以上購票並取票後,仍請務必至台灣好行媽宮北環線官網進行線上公車劃位(http://huttlebus.penghu.gov.tw/Reserve)
※如使用【台灣好行媽宮北環線官網】購買成功即會自動同步完成劃位,則無須另外劃位。
4.搭乘當日可於台灣好行車上售票。
無
1.乘車諮詢服務專線:06-9213822#113 ( 服務時間:週一~週日上午8:00~12:00 下午 1:30~5:30 ) 2.旅遊諮詢服務專線:06-9274400#566、567 ( 服務時間:週一~週五 上午8:00~12:00 下午1:30~5:30 ) 3.若您有任何線上購票問題,請以電話(一般上班期間)、電子郵件或傳真聯絡我們
線上購票服務專線:04-22985258#211 ( 服務時間:週一~週五 上午9:00-12:00 下午1:30~6:00 ) 電子郵件:annie59182003@geo.com.tw 傳真:04-22936443
**無障礙公車採事先預約方式: 1. 電話預約:澎湖縣政府公共車船管理處 06-9213822#113 2. 官網預約:媽宮北環線官網 http://huttlebus.penghu.gov.tw/Reserve
因中型巴士車內空間不足原故,不可攜帶折疊式腳踏車上車。
1.旅客攜帶小動物須自備籠、簍、網盛裝,每位購票旅客以攜帶一件且其體積以不超過27立方公寸為限(每邊長均為30公分)。 2.旅客攜帶之小動物,應就近置放身邊妥慎照顧,不得置放於座位或行李架上或車廂通道,盛裝小動物之籠、簍、網,須加防水膠布包紮,並隨時清除排洩物,以免妨害公共衛生,旅客違反上述情事經站、車人員勸阻無效者,得勒令下車其所持客票即行作廢。 3.旅客攜帶小動物,如有佔用座位情形時需另購買半票乘車。 4.引導視障乘客之導盲犬不受限制。 5.為防治禽流感疫情,禁止乘客攜帶鳥禽類動物乘車。
媽宮.北環線官方網站:http://phshuttlebus.penghu.gov.tw/
公車總站搭車地點:澎湖縣馬公市民族路16之1號 石滬廣場搭車地點 : 馬公分局啟明派出所對面 (派出所地址 : 澎湖縣馬公市臨海路33號) 自由塔搭車地點 : 澎湖第一信用合作社對面 (第一信用合作社地址 :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56之5號) 第三漁港站搭車地點:雅霖飯店對面 (雅霖飯店地址:澎湖縣馬公市同和路100號) 元泰、百世多麗臨時站搭乘地點 : 元泰大飯店斜對面 (元泰大飯店地址:澎湖縣馬公市新店路477號
※台灣好行媽宮北環線線上公車劃位http://huttlebus.penghu.gov.tw/Reserve,須於預計搭乘日前1天下午17:30前完成劃位;逾時,請預訂下一個搭乘日。 ※上車地點:1.西衛東站 2.公車總站 3.石滬廣場 4..第三漁港(雅霖飯店對面) 5.元泰、百世多麗臨時站 6.東衛站 7.講美廟站 ※媽宮北環線郵輪式景點遊覽,一趟來回約6~7小時。
跨海大橋主要聯繫白沙和西嶼之間,使得澎湖主要的島嶼可以往來,是澎湖地區重要的交通命脈,過去曾被稱為遠東第一跨海大橋。
鯨魚洞是海蝕作用所鑿出來的海蝕門,鯨魚洞旁邊的海蝕柱,原本也是海蝕門,後因上頭的門頂陷落而變成海蝕柱。
通梁古榕位於通梁村保安宮前,樹齡已達300多年,是澎湖島上澎湖綠蔭最大的榕樹,共有近百支的氣根支幹,枝葉繁盛茂密,形成天然的遮陽棚,是澎湖難得一見的大榕樹。
是台灣最古老的眷村,除了具有特色和歷史背景的宿舍群外,更孕育多知名藝人,如唱紅「外婆的澎湖灣」歌手潘安邦和「我的未來不是夢」的張雨生童年亦在此度過。二位著名歌手的舊居,目前已分別規劃成藝展空間和紀念館,為眷村增添更豐富的豐富的人文內涵。
澎湖開拓館是一部活動的歷史,見證著澎湖的政治軌跡與多元文化交融。 澎湖開拓館的建築特色,在於揉合了日本和洋混合的建築形式與澎湖本地的建築素材。如開拓館入口門廳、玄關、應接室(洋風客廳)與茶間(餐廳)採取昭和初年引進的洋式鋼筋混凝土建築;屋頂、座敷(和室客廳)、次間(起居室)、寢所(臥室)、廊下之設計與材料均為日式風格。大門入口前庭以澎湖特有玄武岩(貓公石)堆砌成矮牆分隔內外。
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宮,不但是澎湖的「闔澎」三大公廟之首,也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「媽祖廟」。它的前身極可能是從宋、元以來,福建漳、泉一帶商賈、漁夫路過澎湖或農漁時,在海邊搭建來奉祀「媽祖」的小廟。國內最早的可靠史料是明神宗萬曆32年(1604),都司沈有容曾在這裡諭退荷軍將領韋麻郎,現有石碑保存在天后宮的清風閣為證,顯然當時已有天后宮了。